2022年,在中央、省委的坚强领导下,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,坚定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重大要求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统筹发展和安全,以“人一之、我十之”的拼抢劲头,稳中求进、难中求成,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特别是,面对多波次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,市委主动作为、应变克难,强力推进“四个一批”重点工作、专项债争取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、智能化改造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,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。
全年生产总值实现恢复性增长
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实现3%以上的恢复性增长,经济总量突破3600亿元。前11个月,工业投资增长30%,高于全省4.6个百分点,走在了全省前列,工业投资增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,为加快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;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.1%,高于全省3.4个百分点,经济发展质量有了明显提升。
稳经济促发展成效明显
“四个一批”重点工作成效明显,256个项目竣工投产、450家达产企业满负荷生产、533个项目扩大投资、706家企业入库纳统。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综合评价稳居全省前列,“开工一批”投产率位居全省首位,33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56.7亿元,其中241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203.8亿元,均为历年新高。在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中,派驻助企干部1795名,包联企业1550家。
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作用凸显
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由16%提升到80%以上。智慧岛一期工程投入使用,“1+21”人才政策成效初显,初步构建起科技项目申报、知识产权认证、科技金融保障、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体系。围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初步建立起引领和支撑发展的研发团队和机构。十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,与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形成创新联合体。
产业转型步伐加快
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,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8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541家、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,一大批中小企业走上了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创新化发展道路。前11个月,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.8%,高于规上工业5.3个百分点,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89个智能化改造引领性项目实施完成,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“五链”耦合驱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。一批龙头企业项目建成投产。全市市场主体突破80万户,居全省第4位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6家,完成省定任务的110%,发展基础更加稳固。
特色优势更加彰显
全年粮食总产186.48亿斤,稳居全省第一位。西华逍遥港、沈丘刘湾新港、周钢专用港建成运营,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、20万标箱,11个临港偏好型项目签约落地。
周口理工职业学院正式获批。“市区县园乡站村点”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。
重点改革成效显现
县域三大改革让鹿邑、郸城、扶沟等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周口大数据产业园建成投用、科创片区具备开工条件、中心城区热力管网开始铺设、6个便民服务中心加快建设。
民生保障更加有力
民生工程安置房建设进度加快,全市新交付安置房5.2万套、中心城区1.5万套,近15万群众喜迁新居。改造老旧小区1.5万余户,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77所,中心城区桂园路小学、扶沟路小学、银珠路小学等29所学校实现秋季招生。医共体改革深入推进,前11个月,县外转诊率、转诊总费用、住院患者费用同比分别下降0.35、1.97、0.2个百分点,更多群众享受到了医改红利。城镇新增就业6.37万人,更多家庭有了稳定收入,生活更有保障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、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,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,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锚定“两个确保”,加快实施“十大战略”三年行动计划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大力提振市场信心,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,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,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、速度更快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周口力量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周口绚丽篇章。
如何把握?
紧紧围绕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
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
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
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之年,是推进“十大战略”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。面对外部环境不稳定、国内疫情流行期尚未平稳转段,消费市场态势总体偏弱,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不强,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的新情况,市委、市政府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优势、创造机遇、加快发展,在全面贯彻中央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,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,珍惜和用好机遇。
全面夯实“稳”的基础,在守牢安全稳定底线的前提下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;加速集聚“进”的动能,把加大有效投资作为工作着力点。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化“进”的态势,推动全市经济整体好转。
抢抓国家提前下达的2023年一系列政策机遇,围绕我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、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、创新体系创建、民生事业发展等领域,谋划推动更多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的大盘子,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,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动向,用足用活用好政策红利,努力将政策“含金量”转化为发展“实物量”。
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,以第二产业的高质量跨越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,推动第一产业在提质增效、扩大规模中降低占比;高效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改善;统筹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、蓝绿相间的生态网络建设、污染防治攻坚、农业绿色化发展;全域推进“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千村”发展格局、城乡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、以“四好农村路”为牵引的城乡路网体系建设,在全域一体布局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
加快问题楼盘化解,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,持续整治非法宗教、净化网络空间,加快构建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监测监管和应急指挥体系,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
怎么做?
加快实施“十大战略”三年行动计划
才能确保高质量跨越发展取得新成效
加快创新驱动发展。明年3月底前完成智慧岛二期工程建设任务,尽快完成伏羲实验室组建,支持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在智慧岛共建重点实验室,鼓励企业大力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,明年新增省级企业创新平台30家以上。出台相关政策,鼓励在周高校实验室对企业开放,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平台,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90%以上。
加快科教兴市步伐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加快职教园区建设,进一步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。推动产教融合发展,实现入学即入职、毕业即就业。支持周口师范学院加快创建“双一流”学科、打造综合性研究型大学,力争国家硕士学位教学点获批。
加快建设区域人才中心。加快实施“凤归周口”人才回归工程,用足用好“1+21”一揽子人才政策,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,柔性引进一批院士工作站、中原学者工作站等创新团队,吸引周口籍优秀成功人士回乡创新创业。
培育壮大临港产业,释放临港经济优势,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。
全面扩大消费,释放内需市场优势。
扎实推进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,释放人力资源优势。
构建现代物流体系,释放交通区位优势。着力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在周设立区域分拨中心,支持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壮大,力争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0家以上。明年6月底前各县(市、区)要完成“县园乡站村点”物流电商网络建设任务。
构建综合交通体系,释放多式联运优势。加快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等4条高速公路在建项目进度;推进实施平原洼地治理、贾鲁河水系连通、引江济淮配套等重大水利项目;加快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提升、沈丘港区刘集作业区、中心港港机配套3个“两河两港”工程实施进度。
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。
培育壮大数字产业。
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。明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48个,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率达到60%。新增15个智能车间(工厂),打造2~3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,推动1355家企业上云。
大力发展电商产业,打造电商物流产业园,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每个县(市、区)培育1~2家电商园、50个电商村。
提升数字治理能力。明年6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三维空间模型搭建,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地理信息框架系统建设,广泛应用先进技术,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应对灾害能力。启动数字周口建设,推动实现公安、城管、应急、环保、政法等数据“一网统管”、共建共享。
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开辟新赛道。
以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引领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开辟新赛道。
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。加大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力度,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,力争新培育头雁企业6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6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,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。
坚决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。
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。
加快建设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区。
加快打造精品旅游线路。
擦亮“道德名城、魅力周口”文化标识,以文化城,以文兴城,提升城市软实力。
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。
加快中心城区起高峰。
加快县域经济成高原。
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。明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116.7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任务,持续在全省走前列、全国作示范,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80亿斤以上。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
加快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。
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。力争明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以上、家庭农场2000家以上。
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加快防疫、养老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。
有序推进能源绿色转型。加快发展风电、光伏、地热等绿色能源,力争一批风电项目纳入全省2023年风电项目开发计划,确保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40%以上。
加大节能降碳增效力度。
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。
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。
加快生态工程建设。加快中心城区“一河三川七水十湖百园”生态体系建设,高质量完成沙颍河生态带三期工程建设,新建街头游园100个,新增绿化面积3510亩。
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。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,积极申建水运口岸、粮食口岸,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和海关监管区建设。支持鹿邑、扶沟等县申报保税物流中心。
打造河南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。在原有6条国际集装箱航线的基础上,以新开通新的国际集装箱航线为目标,尽快打通中心港至国内主航线。力争2023年港口吞吐量达到4000万吨,集装箱达10万标箱。
强化招商引资。支持金丹科技与瑞士化工企业、星宇科技与芬兰通讯企业开展投资和技术合作。组建招商小分队,开展驻地招商和精准招商。发挥各级各类商协会作用,推动更多关键核心和龙头项目落户我市。
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。
突出抓好“一个重点、六项任务”。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,深化县域“三项改革”事项、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、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、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和金融改革、稳慎推进房地产业改革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。
如何见效?
坚持以党建“第一责任”
引领和保障发展“第一要务”
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
协调各方的作用
凝心聚力 狠抓落实
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
持续完善领导机制、持续优化防疫措施、持续防范化解风险、持续保障改善民生、持续提升能力作风,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意识,奋进“十四五”、再铸新辉煌。